美日德基本壟斷,其中美國10家,日本6家,德國4家,英國2家 。
儀器指醫療、科研設備等,比如顯微鏡,光譜儀,引力波探測器, 拉曼成像儀,測量儀等等。美日都是諾貝爾獎大國,日本從2000年開始基本每年一個諾貝爾獎,其中之一就是離不開其高端儀器的制造、使用。
舉幾個例子。
日本SATAKE長期致力于發展人類三大糧食作物之一的稻米方面機械設備,旗下囊括的糧食食品設備、實驗檢測設備、關聯環境機械設備等方面市占率均為第一位,供應從單一到成套系統的全方位設備。全球主要稻米糧食國家政府與企業均與SATAKE有合作,包括中國、美國、東南亞、南美等地區。由日立為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定制打造的世界最強大的科研顯微鏡已于去年正式投入使用,分辯率35pm(1pm=1/1000nm),造價2500萬美元——HF3300V STEHM(掃描透射電子全息顯微鏡)。
目前全球高端電子顯微鏡主要有兩大品牌:日本的JEOL和美國的FEI。美國能源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引進具有原子級分辨率的JEOL-2200FS像差校正場發射透射電鏡提升精密材料學的研究水準,并建立全球實驗室以讓境外如倫敦帝國理工的科學家通過高帶寬低延遲網絡遠程操控JEOL的此電鏡。
不過日本并不滿足電子顯微鏡的領先地位,畢竟像最尖端的透射電鏡它的分辯率也就“只有”0.04nm,因此為了更加提升生命科學與材料學的水準與研發效率,具有可以將微觀世界探索帶入另一個時代的,全球唯一陶一臺原子納米級全息電鏡也已經被日本開發成功了——來自日立。

醫療硬件的最高峰之一,全球僅有的6臺投入使用的重粒子癌放療設備有5套在日本,1套在德國,目前選擇不開刀而接受重粒子線放療的患者中有80%是在日本進行的。
醫療科技硬件兩大最高峰的另一個——質子束放療加速器,由日立與北海道大學發明,整套設備售價2億dollar+,全球裝機量不超15臺。
世界首臺帶立體定向功能的適形調強放療設備并用于胰腺癌治療——三菱重工。
世界首個不依靠科研反應堆,成功商業化為醫院專用的硼中子捕捉療法(BNCT)設備——住友重機械-京都大學。BNCT是不需上手術臺的癌治療手段之一,日本產學界合作。
世界首支行星觀測用(極紫外分光)太空望遠鏡——日本Sprint-A Sprint-A將嘗試解明類地行星(火星、金星)在太陽系形成后的數億年間因太陽風磁層導致的大氣逃逸之迷,并通過觀測最靠近木星的衛星“木衛一”產生的大量硫離子,來調查因它引起的木星中等離子體能量轉移。
jeol利用最新獨自研發的12極子球面像差校正器,成功推出最高加速電壓達300kv的新一代冷場發射球差校正透射電鏡——jem-arm300f,鞏固了自己在電子顯微鏡界的世界領先地位。

世界最高波束亮度、強度生成能力的能量回收光源光陰極直流電子槍—日本pearl。

日立的質子束癌癥放療設備已經在全世界醫院癌癥科NO.1的美國MD安德森進行了2400+實例,此外美總統御用醫院梅奧診所,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NCI唯一指定的兒童綜合癌癥治療兼研究機構St.Jude Children's Research Hospital,歐洲最大規模腫瘤科的德國海德堡大學醫院都在利用日立的質子束放療設備。